马学军

编辑 锁定
  马学军(画家)

个人简介

马学军,又名马泉岑,1969年生湖北仙桃市人。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北京画院李小可工作室。师承著名画家唐勇力、崔晓东、李小可等名家。现为新水墨艺术创作院院长、北京燕山画院院长、中国红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国家级美术师、北京奥运会文献《中国印》 、《中国梦》创作者、文化部文博艺术基金会专家委员“特约国画家”、清华美院客座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院士

李可染基金会李小可工作室画家、人民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现代管理大学书画艺术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发表于《中国美术报》、《湖北日报》、《黑龙江日报》、《中华鉴宝》、《北广人物》等刊物。已出版《中国当代国画名家马学军作品集》、著名青年画家马学军创作北京奥运会《中国印文献专集》

1. 2005年作品参加中国(徐州) 首届李可染艺术节 
2. 2008年作品入选迎(奥运英雄赞)书画展
3. 2009年作品入选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
4. 201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红色艺术贡献奖”2011年特邀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展,2012年,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二届”庐山杯”书画大展赛获银奖,,2012年为北京奥运会创作国画“中国印”出版奥运文献专集、参加国家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公益捐赠仪式,被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
5. 2014年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65周年《珍藏邮册》,2016年为北京冬奥会创作国画“中国梦”发表于(北广人物)周刊,2018年创作“唐诗画意”山水系列作品入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唐诗三百首》名著阅读九年级上课程化丛书、创作“春江桃源”入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聊斋志异》名著阅读九年级上课程化丛书。2020年中央电视台《智慧中国》栏目组世纪大采风评为“中国当代书画风云人物”、2023年作品《千里江山万里红》、《太行红韵》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年鉴》

奥运会文献


“中国印”摩崖石刻高96米、宽38米,镌刻于北京市密云区云龙涧主峰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秘书长 蒋晔

在第30届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前夕,提笔写下此文,颇有意义,因为我与第29届北京奥运会、有“中国印”摩崖石刻之缘。这一摩崖石刻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的首创,也是世界摩崖石刻历史上最大的一座丰碑,更是北京奥运会献给人类的最大的文化遗产。她耸立在北京密云县密云水库之畔的云蒙山之巅,其在山顶上的高度,达33层楼之高,其镌刻的深度达半米左右,其设计保存的年限为万年。

我有幸成为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重要策划者和推动者之一,更有幸成为这一摩崖石刻碑文——《“中国印”摩崖石刻记》的撰写者。我常思考一个问题,在众多撰文中,我写的这一稿碑文,为什么最终被北京奥组委所认可?我想其核心不在文字之优美,而在于每一个文字,都凝聚着我十几年来采访几百位文化大家的思想和心血,这是一篇用生命所写的呕心沥血之作。为什么叫呕心沥血?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我拿出当年的一幅工作时的多人合影照片,我是多人中最瘦的一位,为了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我怎么从一个胖子、变成了瘦子?其中的艰辛、代价,一望便知。真是照片无言,上帝有情。这正是《“中国印”摩崖石刻记》碑文孕育诞生的根本原因。


将晔与马学军也 正是上帝有情,在2008年7月13日,在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7周年纪念日的 那一天,“中国印”摩崖石刻在密云竣工剪彩。第一个朗读《“中国印”摩崖石刻记》碑文的,是著名朗诵家陈铎先生;第一个向全世界传播碑文的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国家领导人,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第一个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北京奥组委领导人,是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第一个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用太空卫星报道这一摩崖石刻的是全球最大电视台——美国NBC;第一个用楷书书写这一碑文的书法家,是获得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奖章的马魏华先生,他还是第一个为碑文制印的篆刻家;第一个用瘦金体书写碑文的书法家,是被誉为“当代瘦金体第一人”的刘佐仁先生;第一个用魏碑风格书写碑文的书法家,是被誉为“当代魏碑第一人”的谢云生先生;第一个为碑文“颂”部分谱曲的音乐人,是多次与著名影视导演合作的熙道先生;第一个为碑文制作巨型钧瓷印章的,是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陶瓷艺术大师的崔国营先生;第一个为摩崖石刻左侧的卧虎画像题名为《中国虎》,是大隐画家、70岁的施家美先生;第一个将碑文的“兼和”思想,用于纪念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百年诞辰的,是清华大学胡显章教授;第一个为此而创作雕像的,是著名雕塑家、今年已74岁的陈修林先生;第一个用书法形式,详细记载碑文缘起的学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兼和”思想的总结者、今年85岁的刘鄂培先生;第一个超过90岁的学者书法家,在91岁时书写碑文的,是毕业于北京大学、曾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光荣教授;第一个超过90岁、高度赞赏碑文的国学大师,是95岁的南怀瑾先生;第一个超过100岁、高度赞赏碑文的学界泰斗,是今年106岁的周有光先生……今天又诞生了新的“第一个”:第一个根据碑文意境,为“中国印”摩崖石刻创作的山水国画的画家,他就是43岁的年轻画家马学军先生,他超越同龄人画家的地方,在于他对“中国印”摩崖石刻、以及《“中国印”摩崖石刻记》碑文的高度关注和理解。

当我们打开这幅国画时,便可知晓马学军先生对碑文的意境感悟:只见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磅礴气势,群峰耸拥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那鲜红的“中国红”,在整个呈现黑色的水墨中,格外醒目在正上方,体现了碑文中“云蒙高耸,日月同光”的含义。“中国印”左侧是天然形成的卧虎巨石,正时刻护卫着“中国印”。卧虎左边山上,是万里长城敌楼,正是碑文中“众志成城,崛起东方”的意志。左边山下是千年的大云峰寺,藏在深山之中,那大殿前的银杏古树,和寺之南边山上那罕见的华盖松,都被画家揽入画之怀抱中,其深刻寓意,就在于佛祖护佑“中国印”,以佛教寺院为代表的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印”摩崖石刻记》碑文,古今相映,一脉相承,正是“为往圣继绝学,智慧未央”。

请大家仔细观赏画之左侧,山中树林中有喜鹊,刚刚站立在枝头上,这一笔精彩之处,正是那一天我们一同采风时,所不断看到的喜悦情景,小马观察生活之细腻,由此可见其功力。其上方有一群燕子正向远方飞翔,画的右下角是密云水库的一角,它给人以烟波浩渺的联想,正是碑文中“俯瞰碧水,烟雨茫茫。眺望幽燕,关山苍苍。”这一美丽风景描写。那天,我们在密云采风时,正巧看到两列“和谐号”火车,在“中国印”摩崖石刻这座名副其实的北京奥运山下,擦肩而过,画家捕捉了这一瞬间,并突显了“和谐号”三个字,这正是碑文祝福世界和谐、“为万世开太平,人类无疆”的憧憬、愿望。正是这个原因,马学军先生创作的国画《中国印》,在其艺术创作历程中,当之无愧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力作。在中国当代国画史上,因其是“中国印”摩崖石刻这一重大文化事件中的“第一个”,而更彰显出这幅国画的特殊文献价值和历史地位。


将晔代表发言,对《中国印》给予高度评价

我与画家马学军先生相识,缘于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博基金管委会主任李树盛先生,树盛兄有志于文博公益事业,与书法家、画家、收藏家交往甚多,正是在他的直接推动下,才诞生了小马所绘的题名为《中国印》的山水国画作品,这幅作品因为是“第一个”的缘故,而与众多的、已经诞生的“第一个”,而一同载入第29届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目录之中。我深信,将有更多的“第一个”在未来诞生,因为中国人民热爱奥运会,碑文所体现的以“兼和”和“四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将对世界和平发展有益。

祝愿年轻的画家马学军先生,在日后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的大作品,用丹青笔墨反映这个伟大巨变时代的风貌。

蒋晔写于2012年5月北京颐和山庄

从《中国印》到《中国梦》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秘书长 蒋晔

我与画家马学军先生相识,是在2012年,那一年他43岁。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博基金李树盛主任的推动下,为迎接第30届英国伦敦奥运会,马学军创作了弘扬第29届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巨幅作品《中国印》。



《中国印》248x124cm北京奥委会收藏

“中国印”摩崖石刻镌刻于北京市密云区云龙涧主峰

《中国印》以北京密云县连绵起伏的云蒙山为大背景,以全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鲜红的“中国印”为核心,以我所撰写的《“中国印”摩崖石刻记》碑文为精神,以春天我们一起到密云县实地写生为季节特征,展现出了一幅春意盎然、春光无限的山水画卷。因这幅极具时代风格、大气磅礴的奥运会巨幅山水画,而使年轻的马学军扬名海内外,他成为记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丰碑——“中国印”摩崖石刻的第一位山水画家。
 

一别四年,47岁的马学军,在树盛兄的再次推动下,我们又相会于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话题又是奥运会。因为第31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的盛大开幕,北京在2022年又要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一个城市举办夏季和冬季两届奥运会的伟大城市。为此,我们在一起讨论,我们能为这个充满中国梦的时代,再做点什么贡献?在这个思想驱动下,《中国梦》被共同创意策划出来,马学军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举办期间,在浓浓的奥运气氛之中,他一气呵成,完成了这幅巨制。我和树盛兄看到这幅大作时,正是郎平指挥的女排军团,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的第三天,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女排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幅以冬天为季节背景的冰雪山水画,丝毫没有寒风刺骨的冷峻,而是洋溢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与中国古代一片萧瑟荒冷的冬景图,是完全相反的意境,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古人的心境完全不同。画家当随时代作,辜负时代辜负卿。

马学军没有辜负这个时代,所以,这个时代也没有辜负他的工作。他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这两大盛事,融为一图。可以讲,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家中,他肯定获得了这个项目比赛中的冠军。在画面构思中,他将冬季奥运会的运动特点与山的关系,巧妙地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印”摩崖石刻所在的云蒙山结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冬季奥运会比赛场地,只见长城怀抱中、大山深处的山谷弯道上,滑雪运动员穿着五颜六色的运动服,飞滑而下,动感十足。由此使我想到,以雄伟长城为沧桑背景的冰雪运动,在未来将具有更大的魅力。因为,它将古老与现代、苍茫与时尚,完美结合起来。画家又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标志,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成了一个以山为体的大型冰雕,与山顶最高处鲜红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相互映照,这更加体现了北京两次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印”的左侧,马学军特意将山顶上实际存在的“卧虎石”隐隐约约地画了出来,以呼应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的那一年,正是虎年的历史巧合,其意是,从《中国印》到《中国梦》,两幅图画是一个主题、是同胞兄弟,以此共祝北京两次举办奥运会。请朋友们再看画的右下侧,画家更将“中国印”摩崖石刻所在的密云县“云龙涧”三个字凸显,让您更好地去品味《中国梦》巨幅画卷所内含的“龙腾虎跃”的时代风貌。


《中国梦》248x124cm北京奥委会收藏

这幅画的最上边,是莽莽群山上的巍巍长城,这一点完全突破了密云县云蒙山的局限,而由云蒙山扩大到整个北京的长城,气势更为宏大,它将古老中国的象征——长城,与21世纪的奥运会相衔接,以此说明中国因改革开放而使旧邦获得新命,并以大山的胸怀“兼和”世界。今天,稳定、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像画中的“和谐号”动车,而那画龙点睛之笔,正在于动车将要驰过的那个火车站,名字叫青龙桥火车站。过了青龙桥,便是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另外一座城市——张家口,这座城市虽然不在画内,但是,我们都明白她就在长城外的那片白云中:“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们都知道,青龙桥火车站,是我国铁路史上最著名的火车站,它建于清朝末年,位于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它由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铁路设计师詹天佑所设计。可以讲,这座火车站,正是中国百年兴衰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画家的构思与创作,的确有超人之处。

再看那画中满山遍野的苍松翠柏,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浩然正气的植物审美象征。请读画的朋友,用放大镜仔细察看一下,在铁路两侧,您会突然发现在那高大的松树、柏树之间,有很多柿子树,那挂在树上的许许多多黄澄澄的柿子,所孕含的“事事如意”,正是画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美好祝愿!

公益捐赠



公益捐赠仪式,马学军代表发言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秘书长 蒋晔

由国家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华文博艺术发展公益基金主办,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白居易文化基金管委会、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的著名青年画家马学军先生公益捐赠仪式2012年5月30日在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举行。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并就企业如何践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自觉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益意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传承大爱无疆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实现扶危济困的诺言。



到会嘉宾


与嘉宾合影

献给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

作品展示

 



《美丽山村》68x68cm


《情系高原》200x120cm


《太行民居图》180x97cm


《太行人家》68x68cm


《相依相伴》68x68cm


《云岭幸会》180x48cm


溪山秋色210x110cm


江山朝晖图240x120cm






































艺术资讯

 


公益捐赠活动


接受媒体采访


与导师李小可先生


与央美导师崔晓东先生













 

名家评价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评价:马学军国画作品古朴厚重,清雅自然,山川丘壑在画面中更显生动气韵。难能可贵的是他把作品做到雅俗共赏,既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又深得大众喜欢。自古画者皆寂寞,希望他在今后的艺术生涯里,耐得住寂寞,不断学习和磨练,让其作品达到又一个艺术高峰。

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徐里评价: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大自然。马学军作为李家山水的再传弟子将这一理论发挥的淋漓尽致,从中央美院到北京画院潜心研读,苦行探道。其山水作品传承了李家山水的积墨积色,以点走线,逐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以墨象为气韵,得黑白之天下式,得山川丘壑之大美。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评价:马学军人物画,造型准确,线条流畅,画法创新,刻画生动。能够在当代人物画家群体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生活 ,重自然,重墨韵,重唯美。大凉山水墨关爱系列作品,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对笔墨娴熟的运用使画面人物更加神形兼备。

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女士评价:马学军传统功底扎实,笔墨深厚,画面清雅,有古意又有新意。以笔铸功,以境典意,不卖弄玄虚,不混淆作秀,这才是正确的人文精神和创作本源。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作品意境深远而有诗意,未来可期!

李小可导师评价:马学军作品构图严谨,设色考究,温文儒雅,注重笔情墨韵。墨色淡雅清新,画面人物神行兼备,刻画细腻。太行山写生作品深刻的表达当地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无限风光在险峰,登高才能望远,只有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才能创作出未来的千里江山。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崔晓东评价:马学军山水画继承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临摹、写生、创作、其写生作品风格独特,取法自然。画不师古者,未有能成家者,山水画里的形式规律,笔墨韵味,美学精神,只有先师古人而后造化方能体悟深透。希望他在未来艺术生涯中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蒋晔:马学军先后为北京奥运会创作巨幅国画“中国印”“中国梦”、是弘扬中华民族奥运匹克精神,传承奥运文化遗产,是第一位把“中国印”摩崖石刻以中国山水画的形式展示给全世界的艺术家,将永久载入史册、扬名海内外。

词条标签:
马学军,马,学军,个人简介,马学军,马,学军,